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实名制

网站
2004年5月18日,实行全站实名制的网站出现[22]。
2005年,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要求境内所有网站主办者必须通过为网站提供接入、托管、内容服务的IDC、ISP来备案登记,或者登录信息产业部备案网站自行备案。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网站,或是个人网站,都必须在备案时提供有效证件号码。通信管理局将对截至6月30日24时仍未向备案管理系统报备相关信息的网站实施暂时关闭,通知相关接入服务提供者暂时停止其接入服务。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敦请被暂时关闭的网站务必在7月10日24时前补办备案手续,否则将被关闭[23]。
200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高校教育网实施实名制[24],並成为中国教育部对中国高校进行审核的重要依据。至2005年3月,以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为首的一批各大高校的BBS向仅限实名制校内交流平台的转变。[來源請求]
200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对博客实行实名制,在网上引起很大的反对声音[25]。2007年3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出消息称中国互联网协会在推进博客实名制,被媒体认为博客实名制已成定局[26]。而此前,中国已经有博客服务商推出全站实行实名制注册的博客网站[27]。
2007年5月28日,有网站已实行实名制三周年。[28]
2008年1月,网络实名制立法进程启动。[29]
2008年8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答复网络实名制立法提案,虽未获通过,但表示,“实现有限网络实名制管理”将是未来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方向。[30]
2010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林永青:网络实名制利弊之辩。[31]
2012年3月16日,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微博共同正式实行微博实名制。[32]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其中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互联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1]。
2013年3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其中“2014年完成的任务”第十三条为“出台并实施信息网络实名登记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公安部负责。2014年6月底前完成)”[33]。
2014年11月6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召开跟帖评论管理专题会,并要求29家网站签署《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34]《承诺书》第三条提出的“坚持用户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账号”被认为是要求强制使用实名制账户发表评论。[35]
2016年5月,支付宝因应相关部门的严格规管而实行实名制,但隨后推至7月1日才实行。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由非银行支付机构经营的网络支付业务实行实名制管理,所有用户需要实名登记才能使用网络支付业务。
2017年5月,百度开始在用户登录时提示:“应国家法律要求,6.1日起使用互联网服务需进行账号实名,为保证百度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号验证。”[36][37],并且网站账号不能再以电子邮箱注册,必须使用中国手机号码才能完成注册[38]。
2017年5月22日,继百度宣布落实实名制之后,知乎宣布将逐步落实帐号实名认证[39][40]。
2017年7月5日,Bilibili宣布投稿时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国内用户需要绑定手机号,而海外用户除了绑定手机号之外还需上传身份证明[41][42]。2017年9月22日,Bilibili宣布强化实名认证机制:2017年9月29日起,未完成手机号绑定的帐号无法进行投稿、发弹幕、发私信和评论等操作[43]。
2023年10月31日,微信公众号[44]、新浪微博[45]、百度百家号[46]、抖音[47]、今日头条[48]、小红书[49]、知乎[50]、哔哩哔哩[51]、快手[來源請求]宣布将公开50万粉丝以上的账号的真实姓名。
2024年7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強化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為由,發佈關於《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52][53]